梧州市新兴二路小学 1909班 岑勇贤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以前,我对这句诗描述的农民劳作的艰辛没直观感受,直到我亲身参加了一场农耕活动,才知道什么是劳作的辛苦,也改掉了自己浪费粮食的毛病。
那天,我来到田边,只见一望无际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拂,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摆,发出“沙沙”的响声,令人心旷神怡。小鸟儿从稻田上飞过,划破了空气中的闷热。
我穿上水鞋,拿起小镰刀,和同学们一起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这片金色的海洋,开始收割水稻。头顶烈日,我学着老师教我们的样子,左手抓住一把水稻,右手拿着镰刀,用力一割。可是,稻穗并不听话,我费了好大劲才割下一小把。看看旁边的农民伯伯,他们动作娴熟,一割就是一大把,我不禁暗暗佩服。不一会儿,我就感到手酸,腰也疼起来。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了稻田里。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依旧那么猛烈,仿佛在考验着我的毅力。“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我在心里默默地鼓励自己。我正割得兴起,却不小心让镰刀划伤了手指,鲜红的血液渗了出来,“咝……”虽然觉得有点疼,但我没有放弃,咬紧牙关,继续坚持收割。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割的稻谷也越来越多。
当我们坐在田边休息时,看着自己割下的稻谷,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虽然手上感觉火辣辣地疼,汗水湿透了衣服,但我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午餐时间到了,饭菜格外香甜,我吃得津津有味,碗里的米饭一粒不剩。回想起上午的辛苦劳动,我更加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收割稻谷也是一个课堂,它教会了我许多课本外的农耕知识,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也让我更加热爱劳动、珍惜粮食。我相信,这个特别的课堂会让我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