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锋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体现。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是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关键抓手,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员生活环境逐渐多元化,使得党员教育培训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精神,进一步明确主题主线、创新方式方法、讲求实践实效,针对“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这三大问题,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着眼党员干部所需,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
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各级党组织要紧扣党员教育培训首要政治任务和基本任务,把理论学习一以贯之地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市(县)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的教育作用,探索实行“红色资源+实训基地+身边典型”三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模式,不断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实践教育。
瞄准党员分类培训,解决好“谁来教”的问题
分级分类部署专题培训,强调因需施教、精准施策。各级党组织要针对党员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按照行业职业、学历水平、年龄经历等要素,科学合理制订不同层级培训计划。从党校教师、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群体中遴选优秀讲师充实到党员教育师资库,着力破解基层党员教育师资力量不平衡、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在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培训的同时,重视党员的个性化需求、理想信念锤炼;在强化岗位业务素质培训的同时,注重因人施训、因岗施教,促进党员能力素质有效提升,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
构建特色教学场景,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
要丰富方法载体,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化建设。做好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既要用好传统课堂,又要创新新型课堂。各级党组织要着力拓展党员教育培训线上渠道,用好用活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等平台,为广大党员打造教育培训“云课堂”,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解读、党史故事、优秀党务经验等内容以微视频、图解等形式进行推送,让党员可以在“指尖”随时随地学。线下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综合运用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沉浸式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发展产业有效结合起来,把培训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全面提升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