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长洲区红岭街道综治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成功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等平台,打造基层综合治理“全链路”式服务,形成“部门联动、功能升级、人员融合”的工作机制,全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忙协调处理,我们30多位农民工的血汗钱很可能拿不回来了。”来自贵阳市的农民工代表何大哥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后激动地说,这是红岭街道综治中心近期成功调解的一起农民工欠薪纠纷案,多部门综合服务治理机制初见成效。
红岭街道综治中心联合区人社局劳务监察保障大队、建管局、住建局,以及街道司法所、派出所、挂点律师组成工作组,系统整合多部门纠纷化解力量,避免出现辖区群众“投诉无门、推诿扯皮”的现象,定期开展联合办公。针对小纠纷,该综治中心通过现场认定、联合调解、一次跟进;针对大纠纷,该综治中心通过联合调查、多次调解、定期跟进,打造多部门“全链路”式化解纠纷平台。
近期,红岭街道龙新村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中发现一起因暴雨积涝引发的矛盾纠纷。甘先生将小汽车停放于某机动车辆检测公司场地内待检,却因暴雨导致检测场地积涝造成甘先生的小汽车泡水,双方因车辆赔偿问题发生争执。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红岭街道综治中心迅速成立专项调解小组开展调解工作,秉持“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的原则,一方面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安抚当事人情绪,引导双方理性表达意见;另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以案释法等多角度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对争议焦点进行细致分析和专业解释。经过3次面对面沟通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握手言和。
红岭街道综治中心依托网格化管理,共划分53个网格(责任区),共有5名专职网格员,充分整合各村(社区)网格员、网格区挂点警力、禁毒社工等多方面力量,以党建引领为主线、“红蓝格”机制完善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三级网格联动机制,实现辖区治理全覆盖、无死角。2024年以来,该综治中心共化解矛盾纠纷58件,网络信访受理率及解决率均达100%,辖区各类矛盾纠纷案得到切实化解,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刘劲陶 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