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 (记者 林丽芳)出租车不打表成顽疾,行业法规不健全是重要原因之一。2月26日,记者从运管部门了解到,由于行业法规不完善,致使行业管理的执法效果不明显。
对于梧州出租车违规行为,运管部门是如何处罚的?据运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梧州对出租车的管理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一般出租车违规,梧州市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出租汽车实施行业管理,但是对出租车市场准入条件、经营行为规范、运政执法措施等均没有管理细则。同时,由于缺乏相配套的管理法规的明确支持,运政执法的工作区域仍然局限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场所,在市区内执法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行业管理的执法效果。
至今为止,国家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出租汽车行业法律法规,造成出租车行业没有统一的规范。“今年上半年,关于出租车行业的规定即将出台,那时候对于规范梧州出租车经营具有指导意义。”市运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在2009年,交通运输部开始抓紧调研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代国务院起草的《关于规范发展出租汽车行业的若干意见》已经两次征求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部分省份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征求了中编办、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商总局、法制办、保监会、全国总工会等11个相关部门的意见,经沟通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已上报国务院审议,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第一个统一的规范发展出租汽车行业的法规将会出台。该《意见》将对出租车的经营期限、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