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报讯(记者 罗丽思)如今“格子铺”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琳琅满目的各式新奇货物让不少消费者在一个个小格子前流连忘返。格主们每月只需支付较少的租赁费就能在小店里拥有一个格子,寄卖任何物品,还无需亲自看店,有专人替你销售、记账、盘货……这种新式的零售模式——格子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格子铺出售的货物,质量良莠不齐,易出现售后问题,消费者的利益难以保障。
商品质量难保证
不久前,市民吴小姐在国泰商厦一格子铺内购买了一对水钻耳环,可没戴几天,耳环上的水钻掉了,于是,吴小姐找到格子铺,要求商家进行处理。店主却说,这个问题不归他管,“我只是负责出租格子供格主寄卖物品,并不保证商品质量,更别说包售后服务了。”
8月24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格子铺,发现在格子铺里销售的不少产品质量令人担忧,加上由于格子铺货物由各个格主提供,店主对货物的来源很难进行监管。在不少格子铺里,所寄卖的服装、化妆品、隐形眼镜、护理液、食品等商品大部分缺少质量安全标志,部分食品甚至缺少生产日期,一些化妆品瓶身亦没有中文标识,还有一些由格主自己制作的诸如化妆包、手机链、小饰品等货物,其质量同样很难得到保证。
店主难把货品质量关
记者就商品质量问题咨询了几位格子铺店主。一位格子铺店主透露,格主租格子时与店主签订了协议,进货和定价都是由格主负责,格子铺店主只负责代卖格主们的商品,店主一般不会过问格主商品来源等问题。同时,记者了解到,在大多数格子铺里都奉行“谁寄卖,质量问题谁负责”的规则,也就是说,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由格主赔偿,赔偿方式由格主自定,而店主只是负责联系双方。如果发生质量纠纷如何处理?这位店主坦言:“我这个店有几十个格主,不可能保证他们的产品一定没问题。如果因质量问题发生纠纷,后果由格主承担,我只能起到中间媒介的作用,帮消费者联系格主,由他们双方协商解决。”采访中,一些店主表示,消费者要买到质量有保证的货品多靠个人眼光和运气,而对于货品的真假及质量好坏,店主也承认自己难以一一辨别。
据了解,格子铺的经营方式为每位格主与店铺签订租用协议后,可以根据经营需要自主设计格子的装修,日常销售由店主负责管理,格主只负责供货和月底的结账,店主按比例提取每个格子月营业额的一部分作为管理费。虽然经营范围十分广阔,但一般只有店主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却没有申请售卖食品所需的卫生许可证,同时店面一般不给顾客提供收据,店主与格主通常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联系,松散的管理方式让货物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店主格主均有责任
据工商部门介绍,根据谁卖的东西谁负责售后“三包”服务,售卖的商品发生任何质量纠纷,格主和店主都负有责任。格主和店主是一种特殊的“挂靠关系”,即使格主和店主签订了责任划分的内部协议,纠纷发生后联系不到格主时,或格主租期结束后,店主也应承担全部责任。工商部门也提醒说,出租方作为营业执照持有者,也要对店里销售的产品负责,而不是等商品出现问题时将责任推给格主,因此在格主寄售货品时,店主要对货品进行把关。而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要注意检查商品的保质期及生产厂家,同时向店家索要购物凭证,这样才能维护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