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嵩将军(资料图片)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守军在庙行镇狙击日军。(资料图片)
从飞机上向石头城南眺望,那一段残存的城堞旁,闻名遐迩的雨花台就像一个绿色的小岛。70多年前,籍贯广西岑溪的高致嵩将军就在这里壮烈殉国。
黄埔岁月 东征北伐
高致嵩,字子晋,1898年8月25日生于岑溪归义镇谢村的一个书香门第。高致嵩少年时先在父亲任教的书馆里就读,后又考入岑溪中学第四班。高致嵩聪明勤奋,成绩优异,毕业后曾在家乡担任小学教员,学生和家长称赞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是教书育人的良师。
此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高致嵩受革命思潮的影响,辞别家中父母及娇妻爱子,毅然赴粤报考黄埔军校。1924年底,高致嵩首先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1925年7月,经再考合格,高致嵩如愿升为步兵科的正式学生。
在军校期间,高致嵩认识了戴安澜、黄梅兴、朱赤、王耀武等黄埔三期的同学和朋友,并和他们一起参加了两次东征和讨伐杨、刘叛军诸战役。因英勇善战,高致嵩很快从排长升任为连长。
后来,国民政府决定把黄埔军校三期生安排到各省保安团,以期他们在基层得到砥砺和磨炼。1926年1月毕业时,高致嵩被分配到蒋介石的故乡——浙江省保安团,担任连长的职务。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在黄埔军校的大操场上,旌旗飞舞,战马嘶鸣,将士们列队整齐,高致嵩一身戎装,接受时任校长的蒋介石检阅。初升的太阳在如林的枪刺上折射出湛蓝的光芒,“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声震天动地。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北伐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就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几十万军队。高致嵩功勋卓著,从上尉连长升任为少校营长。
淞沪抗战 光荣负伤
1931年底,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二师改编为陆军第88师。陆军第36、87、88师是当时仅有的三个德械师,是蒋介石的嫡系和王牌精锐部队,俞济时为第88师首任师长,高致嵩调该师任中校参谋。
1932年1月28日,日寇进攻上海,第19路军奋勇抵抗,蒋介石命令张治中率领第87、88师组成第5军驰沪参战,88师奉命担任江湾北端至庙行、蕴藻滨一线的防御。俞济时向高致嵩征询作战的意见和建议。高致嵩认为,面对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我军只有发挥大无畏的精神,开展近战、夜战和肉搏战,使敌人的优势火力难以发挥,才能把强敌打败,俞济时对此表示首肯。首当强敌,高致嵩制定了周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到全师前沿各阵地踏勘,指挥修筑工事。2月20日,日军植田中将集中兵力对88师防地猛烈攻击,高致嵩跟随俞济时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众人来到庙行镇,不料,一颗日军的炮弹从身边落下,一个参谋和两名卫兵当即牺牲,俞济时腹部受伤,高致嵩奋身救护,在将俞济时从火线护送下来之后,他继续协同各级军官指挥战斗。
2月22日,庙行镇战斗波澜起伏,淞沪之战达到高潮。日军进攻屡屡受挫,日酋植田中将老羞成怒,集中大炮五六十门进行长达五个小时的轰击,火力之猛,前所未有。上午9时,88师527团阵地被日军突破,该团第3营营长陈振新以下无一生还。植田见状,急调兵力猛扑,并向两翼扩张,中国守军面临险境。国民党军队前线指挥官张治中急令88师新任师长孙元良展开反击,高致嵩向孙元良请缨杀敌,亲率官兵与日军展开肉搏战。高致嵩果敢勇猛,身先士卒,在他的率领下,官兵们士气高昂,拼死搏杀,重创日军。这时“敌我之间,层迭包围,至于四匝,反复肉搏,历廿四时”,“疆场之上,膏肉狼藉,伏尸盈野”,88师262旅旅长钱伦体、副旅长陈普民双双阵亡,高致嵩他们终于收复了阵地,日军的“中央突破计划”宣吿失败。
接着,高致嵩又继续战斗在江湾、闸北一带。一日,高致嵩正在指挥战斗,不料一颗流弹飞来,高致嵩腿部中弹,血流如注,但他仍然捂住伤口,继续指挥,直至把敌人打垮。淞沪抗战是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部队联合抗战的经典杰作,高致嵩和同袍们的英勇表现,在国际上扭转了中国军人的形象。
违抗军令 义释红军
1933年,高致嵩伤愈后调任湖北省保安团中校营长。1934年,听说自己的老上级俞济时担任浙江省保安处处长兼浙赣皖边区剿匪司令官,高致嵩就去投奔他,并很快升任第3团上校团长。
1935年1月,高致嵩奉命参加对方志敏率领的红军长征先遣队的围剿。红军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方志敏被俘, 国民党军队到处搜捕被打散的红军指战员。一日,高致嵩的部下俘获了5名红军干部, 听说为首的一人身受重伤,高致嵩先派医务人员将其抢救, 并立即前往看望,想不到那人竟是自己的故人——钟华姑娘。
高致嵩初调南京卫戍司令部之时,曾应邀参加俞济时母亲的寿宴,认识了还在金陵大学读书的钟华。“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时,俞济时和高致嵩先后负伤,钟华到医院探望表哥俞济时,无意间遇见了也在医院疗伤的高致嵩。钟华正想表达对高致嵩的爱慕之情,但却看到了高致嵩夫妻恩爱的一幕。这时候,钟华的几个同学和朋友投奔红军,钟华决定放下个人感情一同前往,他们很快成为红十军团司令部的机要人员。
钟华最终不治而死,弥留之际,她恳求高致嵩把她的4名战友全部释放。高致嵩当初在黄埔军校学习时曾受到共产党人的影响,认为国共两党更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于是欣然答应了她的请求。高致嵩暗中放了这些红军战士,并亲自护送他们安全出境,对上司却谎称其中一名红军干部是俞济时的表妹, 在押解途中不慎被他们一起逃跑,自己愿意承担失责之罪。
此事后来被人告发,幸好俞济时误认为高致嵩所放确是自己的表妹,加上后来抗战全面爆发,于是不了了之。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在闸北环形工事内狙击日军。(资料图片)
南京会战中,日军猛攻紫金山中国军队阵地,其中一支日军正攀爬云梯偷袭中国守军。(资料图片)
淞沪会战中,中国守军向日军投掷手榴弹。(资料图片)
1937年,中国军队赶赴淞沪会战前线增援。(资料图片)
淞沪再战 临危受命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起手来,为民族的生存和尊严而战,高致嵩此时更是热血沸腾,誓与日军决一死战。
这时候,高致嵩的女儿刚出生不久。1937年7月底,高致嵩在参加淞沪会战前夕,就把全家老小从杭州遣送回广西岑溪老家。分别之时,高致嵩对妻子卢凤仪郑重嘱咐道:“我如果遭到不测,你一定要把儿女们抚养成人;你无论去到哪儿,也要带上我的子侄。”卢凤仪泪如雨下,连连点头。高致嵩又说,生活的道路漫长曲折,你还年轻,应该择人再嫁。卢凤仪泣不成声,连连摇头拒绝。高致嵩又对孩子们嘱咐了一番,看到女儿美丽可爱,他禁不住吻了又吻。
淞沪会战打响后。8月11日,高致嵩率浙江省保安处第3团开赴上海,该团遂即编入张治中上将指挥的第5军88师264旅,高致嵩担任副旅长兼参谋长。相隔五年之后,高致嵩与日军再战于淞沪地区。8月13日,高致嵩率军抵八字桥,与日寇巡逻队伍相遇发生激战,打响了淞沪会战的第一枪。
次日,264旅在闸北持志大学、五洲公墓等地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高致嵩率部逐屋争夺。这时,264旅旅长黄梅兴来到八字桥,指挥部队进攻日军盘踞的爱国女校和粵东中学。敌人火力十分猛烈,中国军队伤亡甚众,进攻受挫,骄横的日军甚至开始了反冲锋和反包围,形势十分危急。突然,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少将旅长黄梅兴当场牺牲。黄梅兴是高致嵩同在黄埔三期的同学和朋友,也是淞沪会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将领,高致嵩目睹战友血溅八字桥,心中悲愤难平。
随后,密切注视战局发展的统帅部接受88师师长孙元良的建议,当即任命高致嵩为264旅少将旅长,接替黄梅兴的职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高致嵩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收缩战线,集中火力,打败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并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攻占了日军的阵地。
9月初,新组建的74军加入战斗,淞沪战场云集了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日寇凭着其海空优势,不断增兵,淞沪战事愈演愈烈。9月中旬,日寇集中兵力猛攻大场、江湾一带,高致嵩率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战场之上,杀声震天,官兵们不断冲杀、反复肉搏,终于将日军击溃。10月2日,日酋松井石根限令三天内占领大场、闸北,但由于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计划破产。不久,高致嵩率部转守北站一带,对敌实施夜间袭击,击毙日军甚多。10月25日大场失守,第18师全军覆没,师长朱耀华将军自杀。至此部队四面受敌,被迫放弃北站至江湾一带阵地,为掩护主力转移,88师524团一营官兵在团副谢晋元的带领下,坚守闸北四行仓库,高致嵩与谢晋元挥手告别。11月5日,日军10万援军在杭州湾登陆,妄图从后面抄袭守军,高致嵩奉命断后,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张扬了国威,鼓舞了中国军民战胜敌人的决心和斗志。
雨花台上 壮烈捐躯
淞沪会战发轫之初,高致嵩的队伍率先进入上海,蒋介石下令撤退,264旅最后撤离。经过四个月的恶战,再徒步行军六百余里到达南京,部队已呈疲态,这时又接到防守南京的命令。高致嵩认为,南京在地形上易守难攻,必然处于敌人海陆空军的立体包围,是兵法上的绝地、死地。我军新败,队伍残破,急需休整补充,亦无生力军增援,天时地利人和极其不利。但蒋介石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已经作出了短期固守的决策。
此时,松井石根率领日军9个师团共20万人马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向南京杀来,南京城防司令唐生智指挥10万中国军队仓促应战。12月6日,南京城外炮声隆隆,中日两军已在郊外交火。当晚,蒋介石集中少将以上的守城将领训话,唐生智当场作了临危不惧、临难不苟、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表态。高致嵩和旁边的黄埔三期学友、262旅旅长朱赤会意地交换了眼神,热血在他们周身激荡。
264旅负责防守南京城南雨花台左翼阵地,背后就是88师师长孙元良亲自率领两个补充团驻守的中华门。自从接受任务之后,高致嵩顾不上休息,每日深入连队,来到前沿阵地给战士们鼓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高致嵩刚毅的呼声,给官兵们极大的鼓舞。
12月7日清晨,高致嵩集中264旅全体官兵进行最后一次战前动员,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12月9日,中国军队外围阵地全部失陷,日军把南京城围成铁桶一般,并立即向光华们、中华门和雨花台阵地猛攻,中国守军英勇顽强,高致嵩率部与敌反复冲杀,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阵地岿然不动。
12月12日拂晓,日军第6、9、114师团集中百余架飞机和数十门重炮猛攻,雨花台陷入一片火海。高致嵩率部奋勇冲杀,反复肉搏,搏斗中高致嵩的右耳被日军咬掉,但他顾不上包扎,仍然继续指挥战斗,又经过一轮惨烈的厮杀和混战,中午时分,终于把日军打退。这时,担任防守雨花台右翼阵地的262旅旅长朱赤中弹牺牲,雨花台已陷入日军的全面包围。经过数天的鏖战,264旅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外无援兵。
天昏地暗,寒风凛冽,阵地上一片寂静。空气中是浓重的血腥、火药及汽油的气味,令人窒息。高致嵩环顾四周,所有的草木已被炸飞,脚下日军死伤枕藉,但264旅活着的官兵也没有多少个了。潮水般的日军继续扑逼上来,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高致嵩命令官兵们把所有的手榴弹和炸药包集中起来,然后隐蔽在壕沟里。待到蜂拥前来的日军不足5米的距离,高致嵩大喝一声“杀”,官兵们冲入敌阵,所有的手榴弹和炸药包在敌群中爆炸,高致嵩及其部下全部牺牲。至此,88师两个旅长、三个团长及6000多名官兵在雨花台全部阵亡。首先攻上雨花台阵地的日军第6师团23联队士兵发现了身穿将军服装的高致嵩遗体,后在其战史中写道:高致嵩“怒目圆睁,虽死而目光如炬,周身弹片无数,左怀握步枪,右手犹握未掷出手榴弹,壕内中国军皆死,俱体无完肤,衣无整絮,可见我炮火之强大,又时值寒冬,可想中国军之绝望境地。”
12月13日凌晨,日军第6师团攻入雨花台后面的中华门,南京城终于沦陷。
南京保卫战, 中国军队面临日军兵力数量的强大优势,孤军奋战,高致嵩与无数同袍最终壮烈捐躯,实践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表现了中国军人为国家民族不惜牺牲的精神。
烈士英名 赫然在目
高致嵩牺牲时年仅39岁。高致嵩牺牲后,国民政府当即追授他为陆军88师中将副师长。
抗战胜利后,岑溪各界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暨悼念高致嵩等牺牲将士大会。
1986年3月26日,国家民政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高致嵩将军为抗日战争革命烈士。不久,当年高致嵩曾经救助过的一名红军干部,曾专程来到南京雨花台向高致嵩拜祭。
2014年9月30日,国家公布首批抗日战争革命烈士名单,高致嵩将军的名字赫然在目。
(徐风 /文) |